一、宏观经济
2020年1季度和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整体而言疫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少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运行的韧性明显比其它经济体强。从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投资的变化看,2020年投资见底企稳态势明了。因此,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将得到确认。随着未来投资的企稳,中国经济稳中偏升态势也将逐渐呈现,货币政策基调转向宽松,宽货币将加速向宽信用转化。
从对全年及季度的经济前景预期情况看,市场对中国经济中期前景的主流看法并不悲观,和前期相比明显趋于好转:经济增长主流看法显著高于IMF等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物价下行至正常区间,且货币、投资为代表的政策环境平稳。二季度及全年经济增长机构间分歧依然较大,但随着经济过渡到后疫情时代,经济已进入复苏阶段是市场主流短期预期,机构间差异只存在回升速度。工业、投资、消费的主流预期也都呈现了见底反弹特征,汇率方面市场对人民币走稳的预期较高。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总体符合预期,供给改善好于需求,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展望未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改善的可能性较大,但制造业投资相对低迷,叠加二季度外部冲击或将全面显现,经济完全恢复常态仍面临一定困难。
-
生产:生产是推动景气度的主要动力,3月景气度前瞻指标显著回暖。
(1)一季度工业增速回暖:3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4.1%,环比显著回升26.3个百分点,创2019年以来的最大值。4月制造业PMI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上,生产回暖趋势确认性较强。
(2)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能源周期行业生产恢复良好: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较前值显著收窄12.4%;环比较2月增长32.1%,企业复工复产良好,工业增加值表现明显改善,其中周期、能源等上游环节行业增加值表现较好。
(3)需求全面恢复仍需时间:3月我国新订单指数为52%,环比回升27个百分点,制造业整体有所回暖。但海外环境方面,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影响趋势不减,截至2020年5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402万人,感染率万分之5.3,死亡率6.9%,单日新增病例维持在8-10万人高位。美国维持高位,欧洲全面回落,中东加速上行,俄罗斯、巴西进入前十大确诊国,外需仍然受阻。且从细分数据来看,3月企业在手订单、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6.3%,43.8%,仍处在临界点以下,制造业企业需求整体恢复仍需时间。
外需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外需增长可能低位回升,因此面临全球化停滞的中期挑战,中国打造更完整产业链、以及加速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就进一步上升。新冠疫情已经对全球供需带来巨大冲击,综合多方机构预计,今年2-3季度的出口同比降幅可能超过两成。目前,“第三波”疫情在几个发展中国家聚集的区域继续蔓延升级。虽然“第三波”疫情影响的国家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但是其总面积和总人口比“第二波”疫情影响的欧美发达地区更大,且和众多经济大国接壤。在“疫情发展曲线”上,“第三波”疫情比欧美更晚1-2个月,且抗疫效率堪忧。疫情向欧美以外的众多国家蔓延,预示着就全球经贸和人员交流而言,恢复常态的时点将再次推后。叠加全球复工可能“道阻且长”,中国出口负增长的局面可能延续全年,甚至更久。虽然疫情带来扰动仍属外需短期波动,但持续时间如果长达一年甚至更长,增长和就业压力积聚,仍将把扩大内需、加大基建投资推到政策对应选项的最前沿。
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及全球贸易量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萎缩,供应链初现“碎片化”趋势。2018年以来,中国以及全球的贸易增速持续放缓,2019年在全球保持趋势增长率的环境下录得负增长。前两大贸易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对全球供应链也造成明显冲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间品贸易占比呈上升之势,但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这一趋势发生逆转,显示供应链全球布局、自由流动的基准假设开始出现边际调整。新冠疫情及此后全球地缘政治的走势可能进一步加速此前已经在发展中的“逆全球化”趋势。全球比较优势的交换受限,无疑会为所有开放型经济体带来效率和需求的损失。在此背景下,本国供应链最全、国内市场潜力最大的经济体所遭受的“损失”会最小。
下图为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及全球贸易量已随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萎缩。
2.投资:
2.1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节奏慢于市场预期。疫情防控期间对建筑业复工要求较严格,1、2月建筑业复工延迟基建投资同比降幅超过30%,拖累一季度基建投资整体表现。3月国内重点行业复工情况较好,同比降幅较前两个月收窄10.6个百分点。
政策对基建倾斜明显,全年基建投资增长可期。回顾一季度,政策从专项债投向、项目用地等多角度保障基建投资,年内基建对经济的托底作用将凸显,二季度基建投资预计增速将超10%。
下图: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单位%),来源通联数据,川财证券研究院。
资金端: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已逐步成为撬动基建投资的重要力量。2002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来看,财政部已于2019年11月、2020年2月及4月提前3批专项债,总额达2.29万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前两批专项债发行。根据2019年专项债发行结构,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占比全年约65%,大致推算2020年该额度或将达3.5万亿。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将以较高斜率反弹,实现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政策端:基建投资用地有所保障。一季度《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和《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先后发布,前者将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事项授权之省级人民政府,并将永久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试点的审批事项委托给部分审计人民政府。后者文件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强调“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推动土地计划指标更加合理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一系列政策对二三季度基建集中发力有较强助推作用。考虑到拿地成本及融资能力,房企当前对“招拍挂”传统拿地方式偏好较低,文件有望对后基建项目用地形成有力保障,新老基建开工将形成强大经济拉动力。
2.2地产投资
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转正,未来或缓慢回升。3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1%,较2月大幅回升17.5个百分点;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4.6%,较2月大幅收窄21.4个百分点。1-3月在建面积同比增长3.1%,新开工面积仍然下滑27.2%(2月为-44.9%),3月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收窄34.4个百分点至-10.5%,当前仍然靠在建项目拉动,后期新开工增速的回升。
(1)销售
2020年4月,市场热度回升、房企加快供货,百强房企销售恢复情况略好于预期。市场层面,4月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快速转暖,成交量环比增长37%,24个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进程也明显好于预期。企业层面,TOP100房企4月单月业绩规模环比上升17.2%,累计业绩降幅自3月以来继续收窄。整体而言,一季度以来市场及企业销售表现正逐步恢复正轨。
展望未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将延续销售窗口期,一二线以及强三线城市市场需求依旧坚挺,市场前景更为可期。同时,预计2020年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偏积极,国内流动性增加、房企融资环境预期向好。对于房企而言,在当前的销售窗口期,应继续加紧供货、加大力度促销售、抓回款,力争将疫情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4月,TOP20房企中有15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提升,11家企业单月业绩同比增长。其中,碧桂园4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690亿元,在3月66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环比增长4.5%。恒大4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650亿元,较3月环比增长4.7%。
(2)拿地
拿地整体延续谨慎投资态度,地产投资年内或稳中有降。1-3月新增货值百强合计同比下降22.5%,新增土地价款合计同比下降12.4%,新增建面合计下降28.6%,因此整体看一季度房企拿地意愿持续较低。万科、融创、绿地等多数房企均表示今年将继续保持审慎的投资态度,谨慎拿地。城市布局上,一二线城市仍为布局核心,三四线城市也受到碧桂园、绿地等房企关注,特别是地理位置突出、人口快速集聚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好的机会。
根据各家线上业绩会整理总结出如下重要房企2020年的拿地策略:
拿地方式上,收并购和城市更新成为今年两大关键词。收并购方面,今年或迎来收并购大潮,华润、绿城、中海等房企都将加大收并购力度,扩充土地储备。此外,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企业发展新引擎,越来越多的房企将增加城市更新项目。同时,由于旧改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城市更新也将成为房企获取大湾区核心城市优质土储的重要渠道。
3.进出口
3.1出口
出口改善仍待时间,一季度下半阶段疫情对海外经济基本面造成显著冲击,但3月商品出口同比下降3.7%,降幅环比收窄13.7%,3月出口降幅收窄,复工复产国内出口供给恢复明显。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整体海外需求端受疫情影响,对我国出口表现仍将形成压制。
受疫情错位影响,中国目前正承担全球供应链及防疫物资供给大任,出口增速连续两个月好转。
展望未来,随着新出口订单快速回落及海外经济体复工复产,我国出口增速或将承压。随着疫情“后浪”随波而至,需求下行已在新出口订单中充分体现。4月我国新出口订单下滑至33.5%,折射出口后续面临订单不足困境,参见下图。另外,进入4月,以欧美发达经济体陆续采取经济重启措施,这在推升全球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全球供给。在全球需求下行的背景下,其他经济体复工复产或对我国出口形成竞争关系,进而抑制我国出口上行。
3.2进口
进口表现整体平稳。从单月数据表现看,3月我国进口表现超预期回暖,同比增速实现2.4%,在复工复产的持续推动下,国内需求有所改善。回顾一季度,我国进口数据表现平稳,上游周期产品是主要贡献项;在基建扩内需的背景下,一季度铁矿、原油、煤及铜材等上游产品均保持正向增长,基建对内需的扩充作用凸显。4月以来政策再度加码基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意见进一步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指标权限,为基建项目用地形成保障;后续在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二、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发力,对进口数据形成一定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我国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相对弱势,海外疫情扩散对国内相关产品的供给造成冲击。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当前国内企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中处于中游,海外供给不足或将对国内先进制造业的业绩形成压力。
4.流动性环境
4.1社会融资总量
社融总量显著增长,实体企业融资环境改善,其中企事业单位是一季度信贷融资主要增量。另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延长,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平均发行期限超过10年,相较于2018、2019年明显延长,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市场预期,拉动实体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
4.2央行常规工具
(1)央行累计3次降准
2020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三次降准操作,包括一次全面降准及两次定向降准:年初,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3月,央行定向降准释放了5500亿元的长期资金;4月,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从近两次结构性降准来看,央行在着力维护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央行两次下调MLF和LPR
对MLF中标利率2月下调10BP,4月下调20BP,随后2月、4月LPR也随之下调。MLF降息有效降低了银行体系中的长期资金的使用成本,保障银行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LPR与MLF的降低步调一致,有助于银行体系向实体企业让利。
(3)央行加大再贴现、再贷款使用,另外普惠型小微贷款显著降价。该系列操作将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及改善农、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4.3央行创新手段
(1)2008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降减少了商业银行因超额存款准备金所获得的利息,被动增强其资金带出意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2)通过提高银行体系普惠金融考核权重、阶段性下调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加强直接融资对中小微企业支持的创新手段,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二、建材行业分析
1.2020年一季度分析
整体建材板块在2019年受益于基建投资增速回暖、地产竣工改善及宏观环境相对稳定等因素,业绩增长明显,但在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对终端需求的抑制,建材整体业绩同比下滑。
建材板块2020年Q1实现营收831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水泥板块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1%,玻璃板块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下降17%,消费建材板块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下降21%。
由于疫情导致下游需求缩减,建材产品销量承压,建材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水泥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34%;玻璃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4%;消费建材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79%。
在这其中水泥板块保持了较高韧性,同比下降1%,降幅较低;管材板块受影响较大,降幅达到34.1%。在扣非归母净利润方面,相比2019年录得141.3%的大幅增长的管材板块,在2020年一季度同比降幅达到89.4%;2020年一季度除玻璃板块外,其他板块均有下降。
2.后疫情时期重点建材板块分析
消费建材:尽管疫情中断了19Q3以来的竣工改善,但结合3月小型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8%、4月15日混凝土搅拌站运转率回升至22%,预计20Q2地产施工传导有望加速,地产20年竣工好转+集采/精装比例提升趋势不变,后期在建项目赶工+老旧小区改造预计加速,品牌建材龙头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成本端受益于油价下跌,预计今年利好防水、管材、涂料行业利润率提升。相关防水标的有: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凯伦股份、三棵树等。
水泥:1-3月水泥产量3.0亿吨,同比下滑23.9%,环比1-2月降幅收窄5.6%;3月单月生产水泥1.5亿吨,同比下降18.3%。Q1受疫情反复的影响,需求恢复总体较慢,但4月以来,地产需求补位推动华东、华南水泥出货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2020年水泥将维持高景气度:一季度产量虽然同比下滑,但由于一季度是行业淡季,占比较小;其次水泥需求为刚性,需求延后并未减少,预计随着下游复工逐步恢复正常,需求有望集中释放。4月中旬华东、华南及西南区域水泥出货率分别达到95.5%、90%和88.5%,各地库存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浙江省出货率达到110%左右,超去年同期水平,安徽省熟料库存降至50%左右;随着各地有序复工,Q1积压的需求有望集中释放,价格也有望迎来普涨行情。当前主要水泥企业估值在6-8倍,估值仍处低估区间,稳经济及大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整体估值或抬升,接下来随着行业供需格局向好,水泥价格弹性十足,水泥板块将迎基本面+估值双修复行情。相关水泥标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塔牌水泥、冀东水泥、上峰水泥、祁连山。
3.后疫情时期重点政策分析
老旧小区改造(简称“旧改”)主要包括对于老旧住宅区域设施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排查,目前总共16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总空间或达4万亿元。随着棚改货币化的逐渐退出,旧改将接力棚改成为稳定经济及惠民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可能成为两会主要关注点之一,相关鼓励政策可能包括:1)进一步明确专项债可以用于旧改,并加大相关专项债发行力度;2)进一步提升全年旧改面积规划及涉及范围;3)鼓励、推进部分建筑材料在旧改中的应用试点。
旧改主要包括:1)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2)提升类设施(电梯、车库)建设及配套公共设施(如医院、便利店等)建设,其中第一类属于民生必选项。相较于棚改而言,旧改对于地产的直接刺激力度较弱,但却可以通过设施改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对于最终消费的刺激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因此更加符合“房住不炒”及“稳经济”两手抓的要求。目前全国202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16万个,涉及建筑面积40亿平米,国务院相关人士表示旧改总投资可达4万亿元。测算如果不考虑配套公共设施新建,保守估计旧改总投资规模可达1.2万亿元左右,其中测算2020年旧改规模可达3000亿元,空间广阔。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预计旧改会成为两会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进一步提升旧改力度的措施会进一步出台。
相应的,防水、管材、涂料等最受益,核心是品牌消费建材。按照全年3.9万户规划,假设25%旧改项目涉及结构改造类工程,50%小区要求进行非结构改造类项目,参考现有案例,测算在不考虑新建配套公共设施的前提下,2020年旧改将提升防水、管材、涂料需求15.6%/13.2%/12.5%左右,是受益最大的建材品类,上市公司作为品牌建材将核心受益;另外,石膏板由于目前渗透率低,如果旧改中入室吊顶翻新装修全部采用石膏板,则旧改对于石膏板需求的提升幅度为15.5%,政策潜在弹性较大。因此可重点关注防水标的。
4.建材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
自2020年年初开始建材(中信)板块持续跑赢沪深300,根据最新数据建材板块涨幅高出沪深300涨幅约30%,跑赢上证综指约45%。
三、防水企业分析
1.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摘要
在经历了建材行业普遍高景气度、防水企业实现高速增长的2019年,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建和房地产开工启动较晚,影响下游需求表现,防水企业经历了暂时性下滑。整体防水企业一季度营收下降,但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引发沥青价格下行近4成,因此具备高效运营管理能力的企业仍获得盈利提升,例如一季度的东方雨虹及凯伦股份,净利润均有一定程度上涨,尤其是凯伦股份录得56.21%同比涨幅。
值得提出的是,作为第二梯队的科顺、凯伦营业总收入在经历了2019年50.19%、68.17%的高速增长后,2020年第一季度在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可比企业中仍然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分别为24.27%、50.49%。
2.近期动态汇总
2.1行业动态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6万亿元,同比下降16%;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2%。近日,国常会确认“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确认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旧改”纳入专项债支持领域,资金来源得以保障。
在过往年度,包括2019年《住宅项目规划》征求意见稿及2019年《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计划2020年理顺并建立协同、权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体制,预计我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正式文件将尽快发布。2020年配套的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亦在提升制定中: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一系列的行业规范都在预示着建筑防水升级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近年来防水行业恶性竞争加剧,企业垫资和赊销成为常态,经营环境不断恶劣下,加之下游客户集中度提升,防水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2020年4月10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正式达成“北京共识”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强调深化行业自律,构建行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稳定市场价格,提升行业价值。龙头企业从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对下游竞争格局逐步改善,行业应收账款回款情况预计将有所好转。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数据,一季度是防水材料产销淡季,全国沥青及改性沥青卷材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4%。根据协会统计,今年3月湖北以外地区的防水企业基本正常开工,预计新冠疫情对防水企业的经营目标影响较小。从成本端看,3月OPEC减产协议破裂,国际油价持续下挫,防水卷材及涂料的主要原材料沥青、聚醚等主要由原油加工制成,因此防水企业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防水产品毛利率或存提升可能。
2.2可比企业首选率变化
由下图: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防水材料类首选率列表可以看出,近四年中,东方雨虹作为第一梯队企业,首选率始终保持在第一位并且不断提升至36%,其次是科顺,持续以20%的首选率排在第二位,原本首选率第三位的宏源被蓝盾、卓宝、凯伦逐步追赶,首选率的绝对值由14%下降至8%,另外,北新建材通过2019年对禹王、蜀羊、金姆指的并购,其防水品牌以5%的首选率排在第六位。
2.3可比企业一季度动态跟踪
(1)东方雨虹
根据一季报,公司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下降8.2%;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5%,公司未公布对2019年利润分配之方案。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1.4%至33.1%,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0.4%至5.0%;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1.9/-0.8/0.4/0.0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成本端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的传导作用偏滞后,但公司整体经营质量有所改善。
经营质量改善同时公司一季末资产负债率为48.3%,较年初下降7.3%,主要系雨虹转债强制转股增厚资本,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截至4月13日,因雨虹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而发生转股,公司总股本累计增加8207万股。近日,公司拟申请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为2017年发行可转债以来首次直接募资,主要为调整优化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公司作为防水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渠道/品牌优势,有望受益于落后产能淘汰、地产端战略集采模式及精装全装比例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机会,以及基建端的重大项目建设等机遇,市占率在2019年14%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可期。
2020年新增战略合作地产企业:显瑞地产、河南征云地产、财富置业。
2020年1-5月产能布局新进展:
(2)北新建材
公司20Q1实现营收20.80亿,同比下降14.29%;归母净利0.33亿,同比下降89.87%,对2019年度利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2元。归母净利降幅大幅高于营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防水并表增厚营收,但正常经营下防水利润率约10%,明显低于石膏板,加之疫情冲击,料本期利润率更低;2)一季度为行业淡季,石膏板售价一般低于年度均值,毛利水平较低;3)疫情影响,公司停产损失等费用同比增加。
另外,公司同时发布了20H1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为5亿至7.5亿元,同比增加172%-208%,Q2扭亏为盈。19Q2亏损主要系公司为美国诉讼案支出相关费用18.6亿元,剔除该因素影响,预计Q2同比下降14.5%-44.3%。石膏板接下来的价格和需求走势与地产竣工密切相关,若需求恢复较好,公司Q2表现可能超业绩预期。
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诉讼案和解费致现金流净流出:公司20Q1毛利率25.86%,同比下降4.61%,毛利水平降低可能系一季度促销开启市场、运输费用计入成本、低端品牌万佳并表等多因素导致。净利率1.61%,同比下降11.96%。期间费率22.57%,同比上升9.27%,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各+1.88%/+6.42%/+0.97%,主要系收购防水企业、停产损失增加以及利息费用增加等多因素致本期费率提升。因此,需关注公司对已收购及待收购企业的整合能力,将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的两大战略空间预计:1)石膏板:计划全球产能布局50亿平,其中国内40亿平,国外10亿平,估计剩余空间分别为12.5亿平、10亿平;2)防水:已完成全国十大生产基地布局,计划三年内达到20个,预计未来3~5年均将保持高速增长。
(3)三棵树
公司20Q1实现营收4.3亿元,YoY-31%;实现归母净利-1.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92万元,对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6元(含税);每股转增0.4股。
墙面漆单价环比企稳,20Q1防水卷材销量增长90%。1)家装墙面漆:20Q1销量同比下降74%,但均价环比上涨8%;2)工程墙面漆:20Q1销量同比下降30%,但均价环比上涨0.1%,B端价格也呈现回升;3)公司20Q1销售防水卷材458万平米,同比增加90%,相应实现收入7600万元,同比增幅84%。
4月12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对公司实控人洪杰发行股票不超过579.4万股,募资不超过4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认购价格69.04元/股。大股东全额认购彰显发展信心,资金到位后能够较明显的缓解公司业务扩张带来的负债率攀升压力。
由于公司主营业务中建筑涂料占了最主要比重(19年占比77.8%),防水材料业务始于19年。建筑涂料赛道方面:内外墙涂料稳定市场空间超过600亿元,产品消费属性强,品牌力上限高。当前涂料竞争格局清晰,在渠道变革、精装房趋势下,三棵树作为最大的国产品牌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当前三棵树工程业务已经超越立邦且持续快速发展,零售业务向一二线城市渗透也有加速迹象,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费用率存在下降趋势,叠加原油价格的走低,公司能够享受到原材料降价的红利,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不断增强。
(4)科顺股份
公司20Q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8.1/0.29亿元,同比+24%/-30%,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比+23%,非经常性损失主要来自沥青期货套保亏损2300万元,公司针对2019年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系由于公司19年度股份回购支付的金额共计人民币50,946,170.40元,视同19年度现金分红人民币50,946,170.40元,已满足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的相关规定。考虑到20年原材料沥青价格下跌程度超预期而大B端价格调整相对滞后将显著增厚19年毛利率。
2020年Q1实现营收8.1亿元,同增24.5%,实现归母净利0.3亿元,同减29.97%,扣非归母净利0.5亿元,同增23.2%。公司收入在2019年同增50.19%的基础上、且面对20年Q1疫情的情况下持续高增长,主要系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同时工程施工收入增加所致。公司在20Q1主营业务正常增长,但受原油短期暴跌影响,原材料沥青套期保值业务亏损0.23亿元,同时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大幅减少(上年同期约0.15亿元),净利润产生近30%跌幅。
公司通过优化配方工艺及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综合毛利率在19年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至33.5%基础上,20年Q1毛利率维持高位33.24%,环比提升0.12个百分点,短期有望进一步受益沥青价格下跌;同时规模效应叠加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1.23个百分点至21.74%,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1.09/0.46个百分点,并进一步增厚利润,净利率同比提升1.83%至7.8%。
公司资产负债率在19年末同增6.57%至47.47%基础上,20Q1进一步提升至48.52%,同时公司已于4月10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2.931亿元,扣除发行费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由实控人陈伟忠全额认购,有望缓解流动资金压力,降低负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防水材料龙头之一,产能布局不断完善,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防水卷材3.2亿平方米,防水涂料30万吨,高分子材料2800万平方米,干粉砂浆52万吨。
战略地产客户数量显著增加,2019百强地产客户数量增加至58家,并与万科(及采筑平台)等地产龙头达成了战略合作,有望助力公司继续高成长。
2020年1-5月产能布局新进展:
2020年4月,佛山科顺两条进口智能生产线安装试机顺利完成,预计在原有产能基础上增加生产防水卷材1500万㎡,防水涂料扩产能1.5万吨,年度产值可增加2.4亿元以上。
湖北荆门和陕西渭南部分产线已开始试生产,预计年内逐步释放产能,全年约新增6000万㎡卷材产能,并计划筹建德州科顺二期、佛山科顺改扩建项目、福建科顺生产基地等项目。
(5)凯伦股份
2020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45亿,同比增长50.5%,归母净利润0.27亿,同比增长56.2%,2019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收入方面,工程集采放量增长,新客户开拓效果显著,2020Q1收入增长50%:公司通过发挥产品差异化竞争和上市平台优势,加快产能和渠道拓展,聚焦地产大客户特别是百强地产,在万科、碧桂园、恒大、绿地等存量客户基础上,相继开拓多家头部房企,目前已与超过15家大型地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工程集采销售快速放量;整体收入延续成立以来高速增长势头。在19Q4高增长132%的基础上,20Q1收入增长50%,在疫情影响之下保持了高速增长,客户开拓效果持续显现。
公司20年Q1毛利率/净利率同比-1.5%/0.5%,由此可以看出原材料价格的传导效应略滞后,毛利率同比略降,全年有望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而提升毛利率。然而在规模效应下公司费用率下降,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6/-7.6/-4.9/0.6个百分点,在收入高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净利率同比上升,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主打高分子防水材料,成功研发出MBP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MPU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创新性产品并实现了量产,在高分子防水卷材和聚氨酯涂料产品上积累并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随着防水标准提高(质保期延长等政策),高分子防水卷材产品需求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9年公司已基本完成全国性产业布局,生产基地辐射华东、华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绝大部分的市场区域。产业布局匹配销售区域,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现已投产苏州、唐山沥青生产基地,并将加快推进黄岗、南充、贵港、咸阳四大个生产基地的建设,完善沥青基防水材料产业布局。在高分子防水材料领域,公司加快推进苏州高分子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内投产,满足高分子防水卷材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公司在20年1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广西凯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战略布局角度可以推测其覆盖区域将扩展至广西。随着产线陆续投产,产能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为规模扩张提供产能保障。
未来通过渠道扩张,特别是地产集采业务快速放量,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规模和业绩有望实现快速成长。因此,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竞争突围及产能扩张将助力其持续增长。
(6)硅宝科技
2020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净利润1.56亿/1039万元,同比下降13.75/27.44个百分点,对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5元(含税)。20Q1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受到新冠肺炎影响,行业下游建筑领域开工延迟,用胶需求尚未释放,公司发货有所下降。但公司亦公告称目前随着疫情的缓解,公司销售业务已恢复正常,公司销售订单充足,真实的改善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跟进。
公司在5月7日公告将对外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4亿元,将用于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扩建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在建筑领域优势不断巩固(建筑领域幕墙、中空玻璃和节能门窗):建筑领域用胶占到公司业务的70%左右,2019年成功进入万达、碧桂园、绿地等平台库,公司新增进入多家地标性建筑。公司亦将受益于住建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政策利好,未来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每平方米用胶需求为1kg,预计2025年建筑市场用胶需求将达到120亿元。
另外公司在工业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电子电器、轨道交通、光伏产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市场拓展。依托于新型领域发展和公司研发优势,结合2020年新兴工业领域的持续需求增速,工业领域将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太阳能组件用胶产品通过了美国UL、德国TUV等国际权威认证,被多家知名企业采用,未来订单将较大增长。公司拥有性能优异的电子密封、导热、灌封等系列有机硅密封胶产品,在高端电子产品中取代进口优势明显。
同时公司已开启全球布局,出口韩国、沙特、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国,并在这些区域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7)飞鹿股份
2020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净利润2236万元/-1315万元,同比-63.31/-774.7个百分点,对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分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上半年资金偏紧,另外2019年公司采用自有资金回购社会公众股份金额达20,005,942.00元,当年已实施的回购股份金额视同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利润的94.38%,因此符合监管及公司章程约定的20%。
5月8日,公司公告将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1.77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
基于其一季度的大幅下滑态势及行业所处相对劣势的竞争地位,公司2020年的业绩情况需持续跟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