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新型数字媒体营销,消费者对医美行业的认知程度加深,对医美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中国医美行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医美行业也出现了许多乱象,促使政府不断出台政策,监管环境逐渐趋严,在支持医美行业规范化的同时加速行业洗牌。
一、医美行业概览及市场规模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身体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2015-2019年全球医美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59亿美元,同比增长7.5%。未来全球医美行业预计保持7%左右的增速,在不考虑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82亿美元。
2015-2019年中国医美需求增速超过全球,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从2015年人民币648亿元增长至2019年1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7%。受到新冠疫情和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2018年增速放缓,2020-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降为15.2%。中国医美行业将经过3-5年的行业自我调整和变革后,市场将逐步回暖,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115亿元。
二、医美用户画像及消费趋势
医美消费群体在地域、年龄、性别、消费能力等多个维度扩散,消费内容和产品呈现多元化。
据美团统计数据,从客单价来看,上海医美消费客单价为5067元,约为第二名的北京客单价的1.36倍,上海北京作为超一线城市,其客单价远超其他地区,深圳、广州、成都等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客单价差异相对较小。从一线和二线城市平均客单价来看,南方医美消费水平总体高于北方。
其中,20-35岁女性为消费主力军,约占总体消费者的75%,较2018年、2019年20岁以下女性占比增加,35岁以上女性占比减少,总体年龄段下移,呈现年轻化趋势。男性消费者占比小幅增长,年龄段分布于女性消费者一致。“轻医美”项目如皮肤美容、脱毛和肉毒素等最受消费者青睐,非手术类项目以高安全性和低单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维持效果时间相对较短,消费者粘性高,复购意愿强。
三、医美服务机构的变革
“轻医美”具有医疗和美容双重属性,在消费升级的驱使下,“轻医美”项目低风险、恢复其短、价格较低的特点,使得消费者更易于接受。伴随“轻医美”消费认知觉醒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医美机构加速拓展“轻医美”业务,将“轻医美”作为未来主要收入增长点。同时一些医美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专注于高端医美品类和高毛利的手术类业务,发挥其医生储备和口碑沉淀的优势,形成核心壁垒,在塑造品牌和技术高度的同时,拥有更高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
另外,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使得医美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剧,医美品牌连锁机构倾向于简化“轻医美”产品类目,打造标准化SKU和服务流程,便于连锁门店复制扩张及线上渠道营销。受消费者医美行业感知提升、年轻消费者信息渠道多样化及行业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医美机构在获客渠道选择上趋于理性,投放平台和投放方式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由线上单一获客渠道拓展到各类医美APP、服务类电商和综合类电商平台等,医美机构在医美APP和电商平台上的投放占比呈增长趋势。
四、医美行业的监管趋势
在医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医美市场乱象频出,主要表现为产品价格混乱、缺乏安全保证、虚假信息泛滥、无照经营等。对此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医美行业的规范化,并陆续展开对非法医美显现的治理行动。
我国医美行业监管可分为三个阶段:1、2017年5月之前的探索阶段;2、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的严厉整治阶段;3、2019年4月至今的多元化监管试点阶段。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逐渐减小,医美市场也逐步复苏,医美项目营销渠道愈加多元化,监管体系逐渐完整,消费者在项目选择上更加理性,预计在2021年后中国医美市场将日趋成熟。
(上述部分内容来源于德勤咨询)